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校园文化 -> 正文

校园文化

红色基因如何破圈?青年博主们这样做

日期:2025-10-10

来源:西方语学院 报送人:苗嘉瑜 报送时间:2025-10-9

Z世代成为联网主力军,当短视频、直播成为信息传播主阵地,红色基因如何跳出“刻板印象”,走进年轻群体的心里?一群青年博主用创意与真诚给出了答案——他们不做生硬的说教者,而是化身红色故事的“转译者”,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更亲近的姿态“破圈”生长。

一、用“青年语境”转译,让红色故事“有梗有温度”

“比起‘高大上’的标签,年轻人更爱听‘接地气’的细节。”BUP主“小透明明总”在视频里从不用课本式的表述。讲解“两弹一星”精神时,她会特意加入科研人员的生活片段:“邓稼先先生在戈壁滩上,用算盘计算原子弹数据,算完一遍又一遍,生怕出错——现在我们用计算机一秒出结果,很难想象当年他们有多难。”这种带着个人感悟的唠嗑式解读,让她的《走进大国重器背后的青春》系列视频单条播放量突破500万。


(B站视频截图)


二、用“创意形式”包装,让红色文化“好玩又好记”

“红色基因不是‘老古董’,它可以很潮。”小红书博主“小鹿的红色手账”,把党史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手账”。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关键信息,旁边配上手绘小插图:讲“长征路线”,就画简易地图,在“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等节点旁,画上小红军卡通形象;讲“雷锋故事”,就记录他日记里的暖心短句,再贴上自制的“螺丝钉”贴纸。“很多同学说,看我的手账记知识点,比死记硬背快多了。”她的手账合集被转载超10万次,还被多所高校学生会当作学习素材。


(小红书相关图片展示)


三、青年博主的破圈启示:真诚是最好的“传播密码”

这些青年博主的尝试,撕开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口子,也带给我们启示:红色基因的“破圈”,从不是靠生硬的流量套路,而是靠对红色文化的真心热爱,和对青年群体的深刻理解。

他们没把红色故事当成任务,而是当成“想分享的宝藏”;没用“教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而是以“同龄人”的身份平等交流。正如BUP主“小透明明总”所说:“我们不需要刻意‘讨好’年轻人,只要用他们能懂的语言、喜欢的方式,讲好那些本身就很动人的红色故事,自然会有人愿意听、愿意传。”

当青年博主成为红色文化的“新传声筒”,当红色故事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年轻心里,我们看到:红色基因从未过时,它只是需要更多“懂年轻人”的传播者。而这份“懂”,本质上是真诚——对历史的真诚尊重,对青年的真诚理解,对文化的真诚热爱。这,才是红色基因真正“破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