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西方语学院意大利语系开启本学期《走进意大利》系列慕课第一场线上直播课,教师王柳做了题为“威尼斯电影节上的华语电影”的讲座。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来历,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于1932年,其宗旨是“本着自由和对话的精神,提高人们对国际电影的认识,促进国际电影作为艺术、娱乐和产业的一切形式”,于每年的8月末9月初在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丽都岛上举行。此后,威尼斯电影节历经了一系列发展与变化,最终成为了如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电影节之一。
在中国电影、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马可·穆勒功不可没,这位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就来到辽宁大学学习群众文艺的意大利人,在欣赏了中国早期拍摄的如《红色娘子军》、《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电影后,便觉得要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1986年,马可·穆勒担任该电影节选片委员会的亚洲区选片工作,开始不遗余力地向世界推荐华语电影、中国电影。1989年,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获得金狮奖,成为第一部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最佳影片奖)的华语电影,自此,华语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开启了盛世繁华。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1991年的最佳导演“银狮奖”,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和1999年的《一个都不能少》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2006年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再次将金狮奖收入囊中。讲座中也播放了这些经典电影的片段和预告片,辅以一些场景、情节的解读,使同学们对这些电影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讲座中,王柳还安排了一些在线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同学们区分了世界三大电影节与奥斯卡奖的关系,了解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的前世今生,认识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有所斩获、为中国电影、华语电影走向世界做出贡献的导演与演员。
讲座最后,王柳启发同学们思考了威尼斯电影节与华语电影、中国电影的相互影响以及相应的趋势变化。在此,让我们祝福威尼斯电影节长盛不衰,也更希望未来华语电影、中国电影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继续闪耀光芒。